水稻种子“披甲”下田

新闻热点 2025-09-14 16:12:10 89

  光明日报记者 王晓樱 光明日报通讯员 张阳

  一粒粒金黄的披甲稻种缓缓落入旋转的离心机,在高速翻滚中,水稻它们被药剂和粉料层层包裹。种下神兵天将网不出几分钟,披甲原本形状不一、水稻表面粗糙的种下水稻种子,便穿上了一层“白色防护衣”,披甲变得圆润光滑、水稻大小一致,种下从机器的披甲另一端滚落出来。这项让种子“披甲”下田的水稻技术,正是种下海南大学热带农林学院(三亚南繁研究院)研发的“杂交水稻丸粒化精量播种技术”。当前,披甲神兵天将网该项技术已在海南三亚、水稻东方等地开展试验。种下

  海南大学热带农林学院(三亚南繁研究院)副教授刘宏岩介绍,水稻种子这层“白色外衣”主要由滑石粉、膨润土等天然矿物粉末构成,其中还融合了杀菌剂、杀虫剂、除草剂、植物激素等,不仅在种子周围形成一道“保护屏障”,有效防止病虫害、鼠害,同时,还能在水稻生长初期持续供给营养,帮助幼苗在复杂的田间环境中更快扎根、稳健出苗。

  丸粒化处理不仅提升了种子的“抗压能力”,也显著提高了播种效率。经过丸粒化处理的种子,形态一致、表面光滑,与高精度播种设备实现更高程度的适配,精准落点、均匀分布,成为推进水稻精量播种的关键一环。

  播种更均匀,成本也随之下降。海南大学热带农林学院(三亚南繁研究院)副教授王宝龙介绍,得益于该技术出苗均匀和成苗率高,每亩所需种子量可从5斤减少至3斤,用种量减少近一半,产量却可稳步提高5%至10%。

  2024年,该项技术在东方市完成500亩试验,今年早季又在三亚开展了80亩播种试验。相比传统撒播方式,精量播种技术让水稻播种更精准,管理更轻松,收成更可期。

  《光明日报》(2025年08月26日 08版)

[ 责编:孙宗鹤 ]
本文地址:http://jixi.266588.com/html/4a6299933.html
版权声明
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
全站热门

黑龙江省“名医走基层——志愿服务边疆行”走进双鸭山市饶河县

【牢记嘱托·看见美好中国】古韵街区潮流新 海河两岸续芳华

长三角区域外贸创新高

“希望未来我能将中西医相结合”(海外纪闻)

新闻发布厅丨哈尔滨即将开启夏季旅游 官方“剧透”来了

友情链接